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

聆听

今天我校卓越学术颁奖暨家教协会大会圆满落幕。我今年被选作Pengurusan Pelajar yang menerima hadiah 的组长。我心里庆幸自己负责的部分顺利进行。

在于比较年长的老师合作的这段时间,我发现了一个办法。那就是学会聆听对方,但是也同时要多参考之前负责老师的意见。庆幸的是司仪坚持要和我这个ketua deal。这让我感觉司仪也是一个明白的人。这样很多事情还是可以顺利地进行。

这次的承担让我学习得非常多。我学会在双方都要表达的时候先静下心来聆听。我学会在众多意见中坚持自己应该做的事情。

希望未来的我有更多的智慧,更懂得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做出取舍。

2016年6月5日星期日

我是站在十字路口吗?

27岁的我,好像又重新站在了十字路口。
自己一直都在工作,很累!
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努力工作为了什么?
朋友们意见繁多。如:旅行。然而这并非我内心迫切的渴望。
没有中心的生活,我重新省视了自己的内心。

我要什么?
我在未来三年内想达到什么样的状态?
我想实现什么目标?

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具体的想法,然而我希望自己三年后身体依然保持现在的状态。

生活会走向哪?我真的毫无概念。

看见我这篇文章的朋友,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?

2016年4月10日星期日

有你们真好




10.4.16,星期日。今天又是个百无聊赖的炎热下午。"铃......铃......MEY SHYAN你忙吗?” 我:“不忙。"PN CHIN:“那么你可以来学校帮帮我吗?”三分钟后,我出现了。


原来PN CHIN 正在为明天的英语辩论作最后的准备。在发愁自己孤立无援之际,她便寻求了我的帮助。临时要我找寻学生的帮助。然而谁愿意在这炎热的星期日帮忙他作最后的准备呢?

以上这几位小瓜便是我找来的好帮手。有她们的帮忙,我们的工作顺利地在一小时内就完成了。PN CHIN 为了感谢小瓜们的帮助,请了我们吃KFC。当然我也是受惠人之一。YEAH!
今天心情真好,让我又有了写部落格的冲动。我想记录这一刻。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感觉自己最近很迷茫,觉得自己不开心。反倒是今天的劳动一扫我心里的阴霾。我快乐极了。


其实这个月发生一件学生摆乌龙事件。班上一位男学生自己忘了把作业交给我。他却在我分回作业时,说自己交了。我说明了自己并未将作业带回家改,表示没有就应该是你没交。在我反问那男孩:“你要如何”之际,班上的两个女孩子为了他挺身而出。一个说:“老师我明明看见他交。就是因为你样衰所以书本不见。”

当时我大发雷霆说:“你们这间学校连老师放在座位上的早餐——盖在米粉上面的鸡蛋都会被学生偷。同时每个老师也几乎被学生偷过东西,那么是全校的老师都样衰了?”

另一个女孩以无礼的态度说:“老师,这样你不就买一本新的赔给他。”

当时,我真的气炸了,当下送到训导室。隔天那男孩子便向我坦言,作业确实在他家。这孩子还真不错(当下心里是这样想的。)

我知道自己不应该与孩子计较。然而我们相处三年,人心肉做。我心里在想:“难道他们不知道我疼爱他们?现在的孩子怎么只懂得先怪别人。当下那与我说话的态度犹如一盆冷水浇在我身上,浇在我心上。”

我开始会迷惘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。离乡背井,自己一人在这里服务。自己有必要对他们这样好?

然而今天在我需要之际,临时叫一些孩子们出来帮忙,原来还是有愿意帮我的孩子。我心里感到安慰。心想这些孩子我没白疼。他们在不知道自己会被老师请客的情况下,自愿帮助的精神让我感动。他们的支持让我明白不是每个人都会像那位女同学那样。


原本渐渐冷下来的心又有了力量。


这件事让我真正的明白,我内心的贪心。我想面面俱到,尽可能让我教的孩子们都喜欢我。然而人生并不能事事如我们所愿。我能做的就只是在误会产生的时候尽量化解,让事情不完美得恰到好处。(摘自随佛禅师)

而今我现在可以发自内心地说:“既然我無法取悅所有人,那就跟著我的直覺走吧。" -Emma Watson
"All I can do is follow my instincts because I'll never please everyone." -Emma Watson


放下,重新出发。


母亲的突然离世,其伤痛难以一一述说。在2015的12 月,中道僧团禅修营开启了我面对生活中的智慧。十天的禅修营让半年来情绪大起大落的我(同事和学生对我的观察),重新展露笑颜。随佛禅师的开示,确实有他独有的魅力,安抚了当时心里迷茫的我。

在营里,我为这记录这位大姐的经历而写了一篇文章。现在才上传,真是感到惭愧。当时我是这么写的。


   

“祝你生日快乐,祝你生日快乐。” 当这词与旋律被唱响时,此刻的你心里自然明白又有人在过生日了。了然于心的你或许不以为然,又或许唇角微微上扬。


2014年X月X日的今天,X女士的唇角何止是微扬,更是笑得合不拢嘴。之前为了一粒蛋糕而吵的戏码,每年都在上演。如今与她做了38年夫妻的外子总算为她庆生了。这一刻看着外子竟然执子之手与子庆生,这何止喜事一桩?这一刻已成为两人永生难忘的宝贵回忆。2015年,夫妻俩携手参加中道禅修营,与我们分享她们的经历。


试问人的一生有多久?诸位可曾知道多少佛门子弟因无常、无我和空。这道次第观念上的错误而终其一生在修无常、无我和空。结果终其一生郁郁寡欢、消极避世和颓废。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。


上述X女士之事,就是其中一个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个真人真事。她丈夫认为学习佛法应该要放下。人生无常不必执着于庆生这件小事,而使自己和妻子发生争执。此时这夫妻的分享让我觉得这女性无疑是幸运的。38年过去了,她丈夫观念上的改变,她在2015年等到了丈夫的蛋糕。然而有多少人如她般幸运,如她般等得起这漫长的岁月。


随佛禅师当下便借此因缘向大众开示。人生最重要的从来就不是没有什么,有什么才是重点。就好比今天你要做红烧豆腐。冰箱里没有豆腐,但冰箱里有别的菜和水果。我们依然可以以先前的因缘炒个包菜。


这个比喻点出了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从来就不是没有什么(空)。倒是知道一切都不会长久,却依然认真于现在没有结果的过程。人生本就不能主宰。虽不能主宰但我们能参与其中。

丈夫事先明白了这点,看见当下的因缘做出适当反应,转变了当下的因缘。二人如今一起携手于2015中道禅修营分享他们的经历。他们的人生因此而开始有了变化。从一个生日蛋糕开始。


p/s: 这篇文章纯属个人的感想与立场。本人只想记录当时的情景与感触。

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

為所欲為

知汝欲封館,心正感可惜。
隨意點個贊,驚見個邀約。
得知還是汝,速速讓通關。

雖相識不久,情感喻山水。
水向東流去,青山依舊在。
得知汝猶還,不忘古人乎。

兩相告近況,臉書報平安。
閒話不嫌多,心意重鵝毛。
得知汝猶還,尚無歸心劍。

一個霎時間,驚覺一事宜。
原來吾心內,封閉一顆心。
得知汝所為,心驚覺羨仙。

羨仙欲所為,羨仙為所欲。
死水喻吾心,吾心已死水。
得知吾心死,靜坐其位矣。

水依舊東流,山依舊永在。
雖山羨流水,卻無計可施。
或流水羨,羨青山常在。

一切之所曰,一切皆屬曰。
水依舊東流,山依舊常在。
人面何處去,桃花笑春風。


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

与学生相处有感

“老师,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和我们出去了。”
吴俊能小弟问了我这句话,还真使我灵感迸发,又想重新在部落客上,敲上几句。

14/10/15 Awal Muharam 假期,原本应该还在床上赖床的我,莫名地起了个大早。

兴致勃勃地走向学校,因为颜家怡做了cupcake 要请我吃。原来“早起的娴儿有糕吃”,还等什么?往蛋糕方向出发——吃蛋糕去也。

岂有此理,吴俊能那仔,让我帮他补习,结果一众人等到了,这家伙却迟了个大到。大家为了明天的PT3 都准时集合了,这家伙,唉~

铃~不知不觉时间都过了两个小时半,大伙儿饥肠辘辘,就商量着要去David 家吃“BAK KUT TEH”

哇,原来门辉家烧的肉骨茶还真是色香味俱全。完全一解我思乡之愁。在吃着一半的当儿,还遇见了Mun Mun的爸爸。没想到托Mun Mun 的福,有人请吃Bak Kut Teh。开心!

回家的归途中,我们的吴俊能小弟说:“老师,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和我们出去了”,让他解释,他还真说得有条有理似的。

霎时回想:”难道师生一同出游,很奇怪吗?奇怪得让吴俊能小弟有感而发?”
从未认真想过这件事情的我,也被他影响得而有感而发了。

师生之间可以亦师亦友,确实很难的,也是娴希望经营的关系模式。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牵绊,这时多么美好的一件事。这种牵绊只有娴知道,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便会慢慢淡化,甚至在岁月的洗礼中,自己或许就会慢慢地变成学生眼中食古不化,麻木不仁的苍老教师。

如今自己自恃着自己年轻貌美,看起来与学生无异,决定任性地反其道而行,躲在学生之中成为他们的朋友。

我相信若干年后,自己再也没本钱混于其中之时,自己庆幸自己曾经编制这么美好的回忆。当自己垂垂老矣时,还能想起这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
娴珍惜这样的情谊,也期许自己能一直保持对教学的热忱。

 一起庆祝富祥和欣彤的生日。虽然我的房间只有一个小小的stand fan 但是大家还是不介意地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,只为了帮好友庆祝生日。
在那之前,孩子们还特地把房间打扫干净了。
过后的游戏环节“杀手”,也让有机会参与一份的我回味无穷。

这么巧我和佩珊小妹同一天生日,托她的福啦!我也有得庆祝。
老实说我不太喜欢吃火锅。然而和他们在一起吃火锅就是莫名的喜欢。
我想和自己吃的对象也很重要,在这样的场景,这么多人一起抢一个丸子的感觉特别棒!
接下来大家一起玩“杀手”,真是开心,John Tay 还玩到不舍得去补习。这样的感觉我从未试过。他们的出现填补了我空白的中学生活。











 与中三的孩子的回忆就是寻访美食。多亏他们,我吃了很多好吃的食物,对馋嘴的我是一大满足。
原本是要去吃David的肉骨茶,结果生意太好,只能吃这个。


出来还不忘做低头族!唉~




宪扬要转校了,大家都很不舍得他

 唱K时间。


感恩有他们的陪伴,我在森美兰的这段日子有他们相伴左右,真是我一大福气。
尤其是中五的孩子,你们毕业后我会怀念你们的。
爱你们!

期望·期盼·良药 II





“On Call 36小时” 是其中一部让娴废寝忘食,并以医生为题材的戏。


曾经,自己一直向往要自己未来要像戏里那样,再现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场景。然当时只是纯粹地盲目的。
时日一久,娴发现这其中少不了爱、包容和一颗珍惜彼此的心。

看了那么的多,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莫过于“鱼仔”所提出的期盼。(15集 6.34)
鱼仔将期盼与空气拿来做对比。
她说:
“人的身体需要空气填满以便生存下去,而人的心则需要期盼确来支撑人类好好生活。”

看到这里娴才知道原来需要美好的事物才能跨过痛苦,让人继续走下去。
开始来到森美兰,又经历两次的搬家,转校,自己一开始确实是疲惫不堪。我想可以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其中一个理由,应该就是自己的对未来的那份企盼吧!


一开始自己真的很害怕在陌生的地方生活。远离家人、朋友和故乡的那份不安,很难让自己安心。所谓:“手指均长短不一”更何况是人更有千百种。在不知民情的情况下,自己真的能与这里的人融洽相处吗?

当时自己惟有“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 既然我们都不能从生命的考验前面避开。唯有接受并心存期盼——期盼自己更加的好才是让生命前进的最大动力。


医生的责任是照顾病人的身体,老师的责任则是照顾一个人的内心。在这种认知之下,自己就一古脑儿地做了。

如今蓦然回首,自己原来还是游刃有余的。

希望自己在未来更加地进步,才能真正照顾好未来所遇见学生的心。